汇川:受光伏锂电行业需求下滑影响较大,但中企出海相关需求拉动增长,服务近200+家产业出海的客户。
西门子:轮胎,食品行业白酒产线,塑机等行业持平略增;光伏/纺织/锂电行业项目数量减少,业绩大幅下滑。
三菱:机床和3C电子拉动业绩增长,传统液晶和纸巾行业客户较稳定;新兴产业光伏锂电行业订单大幅下滑。
松下:3C电子/半导体制造/机床行业订单量增加,带动业绩增长;其他传统制造业国产替代较为严重。
安川:国产替代较为严重,降幅持续收窄,新产品∑-XS持续替换∑-7系列,为目前的主推经济型产品。
台达:台达市场定位下沉,对上替代外资品牌,如物流,橡塑,电子制造等行业;向下应对本土品牌的竞争。
禾川:受新兴产业影响较为严重,如光伏锂电等行业,呈现腰斩式下滑;2025年销售业绩恢复正增长。
信捷:以”PLC+”的方案形式持续推广伺服,2024年解决方案增加机器视觉等,方案竞争力明显增加。
雷赛智能:传统及新兴产业持续替代外资品牌,2024年开始铺设分销网络,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。
伟创:国内以经济型方案优势持续进行国产替代,工业自动化出海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埃斯顿:受光伏锂电行业下滑影响较大;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;“借船出海”类项目带动新的增长。
施耐德:国低基数背景因素,2024年下游行业订单有所回暖,表现较好的行业如食品饮料,工厂自动化等项目。
日系品牌被国产替代较为严重,尤其是安川,三菱等玩家,部分日系厂商为应对国产品牌的冲击,纷纷开始推进中国本地化战略,三菱成立中国本地化第二品牌-菱领,布局本地化生产与采购。
松下成立中国自动化系统BU,包含研发、销售、制造,同时成立苏州研发中心,针对中国客户需求提供快速的产品开发能力。
欧美品牌集中在大功率及中高端产品市场,市场玩家相对较少,份额相对稳定,受国产品牌的冲击,仍呈现下滑态势。
西门子为更贴合中国市场:①推出经济型本地化伺服S200及S200B;②新成立CNP部门,通过产品研发及方案设计实现降本;③2025年推出更经济的S200C系列,应对国产品牌的竞争。
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快速增长,目前市场份额已达到57%,其中国产市场中汇川市场占比约48%。
国产品牌玩家数量不断增加,部分国产厂商选择差异化竞争,纷纷布局专用伺服及特殊场景应用的产品,如菲仕,超同步等玩米乐(MILE)-官方首页家。
国产玩家通过“中企产业出海”+销售出海双策略,提升海外市场影响力,如汇川,伟创,英威腾等玩家,海外业绩快速增长。
2021年以来,国产品牌快速替代外资,尤其是日系品牌,市场份额增长超过20%,达到57%的市场占比。
市场品牌遥遥领先,国产市场份额约47%;市场反应迅速,新兴产业出现时,快速布局,如光伏锂电等行业伺服行业占比达到30-40%;持续拓展自动化硬件与软件,完善产品结构,提高技术水平及各行业的细分场景解决方案;“借船出海”+海外本地化双策略驱动,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与博世力士乐成立合资公司,提高自身技术水平,拓展海外市场及海外品牌影响力。
借助优势产品小PLC及机器视觉产品,以方案的形式快速拉动伺服的销售业绩。
构建“多层次、多合一、多总线、多认证”的四多产品架构,交流伺服 L7 通用型系列、L8 高端型以及直线伺服系列,性能总体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,公司自主研发的27 位超高精度光编编码器已成功量产。
全面实施“大平原业务”战略,重点围绕驱动器及电机核心技术开展创新研发,目前已完成功率范围全覆盖,支持多种总线协议,具备单机、多传等多种配置方案,同时成功导入自主研发编码器。
日系品牌进入市场较早,2020年以前中国市场份额超过50%,2020年以来国产替代加快,市场份额快速下滑。
日系品牌在机床,电子制造,半导体等精密制造行业技术壁垒及市场份额较高,虽有国产厂商替代,但行业排名依旧TOP1。
三菱:强化中国本土化生产和供应链整合能力;三菱在中国设立全新的子公司,通过“制造+销售”一体化策略,提升产品本地化生产能力,提高本地化供应链整合能力;设立中国第二品牌,发布中国本地化产品,直面国产厂商的竞争。
松下:中国成立自动化系统BU,包含研发、销售、制造,同时成立苏州研发中心,针对中国客户需求提供快速的产品开发能力。
安川:机床/机器人/半导体制造/陶瓷等行业市场份额较高,目前被汇川替代较为严重,多个传统行业市场份持续下滑。
欧姆龙:战略性放弃伺服产品市场,削减伺服销售成本,强化PLC,通过与PLC产品搭配销售带动伺服业绩增长。
西门子:中国本地化产品目前包含V90,S200/S200B,以及2025年计划发布的S200C产品,西门子伺服电机主要来源于海外进口,预计未来会实现本地化伺服电机,进一步降低成本。进口产品主要包含中高端的S120产品及S210产品,目前S120系列已实现中国本地化组装生产;S210产品价格较贵,主要应用在高端场景。
施耐德:伺服在IAC部门中业绩占比较低,主要应用在电子电工、新能源、物料加工、半导体和包装机械等场景。
ABB:2023年开始布局中国本地化伺服产品E530,为进一步提升OEM市场份额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竞争力。
倍福:IPC产品较为强势,主要在风电,航天航空,制药等行业应用较为广泛。
注:该数据由格物致胜工作人员根据多方参考数据源调查整理而来,由于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局限,数据存在估测的成分。因此,该数据与市场真实数据必然存在一定差距,而这种差异的大小和程度也是我们无法准确计算的。请用户在使用数据时必须明确该数据的以上局限性。格物致胜对于使用数据导致之任何直接、间接、特殊、偶然或结果性损失概不承担责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本文由:米乐M6,米乐官方网站,米乐登录入口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