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子很难,生活不容易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,有苦说不出的感觉,受苦的人最懂。
每周六,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,并在公众号上发出,有苦难言的朋友,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,把你的故事,发送到邮箱,叶檀老师看到,一定会回复。
外资动向,从来是舆论热度高的经济话题之一。外资蜂拥而至,不仅代表中国经济欣欣向荣,更代表国际关系和谐融洽。
从商务部的口径看,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巅峰在2022年,峰值为1.23万亿,自从2022年之后,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连续三年下滑,2023年下滑8%,2024年下滑27.1%,2025年前6个月下滑15.2%。
7月19日,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前6个月,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增长59.1%,增速仅次于瑞士,排在主要国家第二名。
商务部每个月只会公布三到四个排名靠前的国家对华投资增速。出现在名单里已经证明,日本2025年对中国投资确实很快。
我们查阅了商务部网站的历史数据,发现2025年前两个月,日本还没有进入对华投资国家前列。
从3月开始,日本第一次出现在名单上,排名第三,增速为29.1%。此后,投资增速快速攀升,4、5两个月连续第一。按照目前的投资增速,日本对华投资,可能一举扭转2021年以来的颓势,重新回到增长态势。
另外,根据2025年6月9日中国日本商会公布的《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 2025年白皮书》,2024年四季度,有16%的日本企业明确表示,将会“大幅增加”或“增加”对中国的投资,42%表示将会维持对中国的投资,两者合计创2024年新高。
看到日本对华投资大涨,可能很多人难以置信。从事经济分析,最忌讳的就是用情绪看问题,站在主观意愿上先入为主。
从时间线上看,本轮日本对华投资热,始于石破茂当选日本首相时期。这个喜欢喝茅台的非主流自民党老油条,一直被冠以亲华派标签,但各方似乎都没找到什么实质性的证据。在某种程度上,投资的变化成为注脚。
在中国日本商会公布的《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5年白皮书》中,明确写道:
2025年3月,在东京举行的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结束后,中国政府公布的二十项重要共识,举行的“中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会议”等措施,对于日本企业投资有重要意义。
据外交部官网,3月22日,在东京举行的中日经济高层对线年来的首次,堪称破冰之旅。
能有此决定性对话,起始点是两国领导人在2024年11月15日,利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的双边会晤。利马会面之时,距石破茂当选日本首相仅4天。
站在贸易安全的角度,日本也需要加大对中国的投入,对冲风险。从4月开始到现在,老川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小兄弟开恩。
7月23日,米乐登录入口老川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与日本达成了“有史以来最大的协议”,其中包括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15%的“对等”关税。
老川还表示,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,美国将从中获得“90%的利润”。此外,日本还将“开放贸易,包括汽车和卡车、大米和某些其他农产品,以及其他东西。
汽车、农产品等贸易领域,素来是日本的核心,绝少妥协。如果日本同意老川的这些条件,是做出了关键让步。
目前,日本要员还没有明确的回应。不过,从日本角度来看,对美国妥协越多,越有接近中国,投资中国的必要,以此来对冲风险。
2025年2月5日,丰田宣布和上海达成合作意向。4月22日,据“i金山”微信公众号,丰田和上海市的合作正式落地。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,丰田将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生产、研发公司。
据悉,此次丰田项目总投资146亿元,首期拿地1692亩,6月份正式开工,2027年第一台车有望下线。
能够享受独资待遇,一方面是因为丰田有实力,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对日本企业的优待。
丰田愿意在贸易局势如此不明朗的情况下,大手笔投资中国,和丰田的中国业务发展态势有关。
都说中国市场卷,但丰田似乎没有感受到太多寒意,比其他外资、合资品牌日子好过得多。
据丰田官方数据,2024年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77.6万辆,同比下降6.9%。同一时间,本田的销量下滑了30%,日产下滑了12%,颓势明显。
进入2025年,丰田已稳住销量。据观察者网7月20日的消息,2025年上半年,丰田含雷克萨斯销量为83.77万辆,同比增长6.8%。
4月17日,在上海车展上,丰田第一次以“立全球更中国”为主题,系统性地展示其本地化战略,或者说中国化战略。未来,将深度重构管理、事业、研发、产品、供应链/销售体系,彻底中国化。
6月12日,在第二届广汽丰田科技日上,丰田破天荒宣布,来中国车型的开发决策权将由日本总部放至中国。
7月16日,据日经新闻的报道,丰田和松下合资的电池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& Solutions(PPES),将在大连投资37亿建设电池厂房,新工厂于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。
据日媒报道,此举标志着丰田在全球电动化战略中进一步加快“本地生产、本地供应”的落地步伐。
丰田决心中国化之后,配套公司一呼百应。7月16日彭博社报道,日本电产(Nidec)首席执行官岸田光哉表示,公司为丰田bZ3X打造的电机中,约99%的零部件来自中国。
岸田称,这款电机的集成制造“异常艰难”,但高度本地化生产显著压缩成本,这是丰田在中国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中迈出的关键一步,bZ3X是首款搭载该电机的丰田车型。
据青岛发布2024年11月底的消息,日本电产在青岛的全球电器产业园将于2025年3月投产运营。达产后可年产电机1400万台、控制器1600万片。
据中国新闻网2024年7月份的消息,三菱电机时隔20年,再度扩大变频调速器的生产,新厂址在大连,预计2025年9月竣工,12月投产。
其他日本头部企业选择在2025年扩产,增产,加大投资。据日系会社小站公众号的统计,2025年3月、4月,如下日企选择投资中国:
其中,比较知名有材料界的旭化成、松下电子材料,医药界的第一三共,设备龙头森松集团等。
据DT新材料2025年3月7日消息,总投资约22亿元的旭化成高性能材料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竣工投产。新厂第一阶段运营已准备就绪,预计将于3月底启动商业化生产。
4月18日,上海浦东新区召开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。日本森松集团计划投资6.2亿元,计划建设森松总部办公大楼。日本制药公司第一三共集团希望采取分段生产的方式在浦东投资10亿元。
在消费端,选择在中国扩张的企业也不少。“西餐界的蜜雪冰城”萨莉亚7月9日发公告称,将在武汉设立全资控股海外子公司,加速扩张中国版图,为“千店计划”做准备。
便利店巨头罗森集团仍保持较高的拓店速度,2031年之前,要在中国开12000家门店。
日企动作不小,但非常低调,这或许就是日本人做事的风格。当然,也不排除因局势所迫,双方官媒刻意为之。
2023年底,亚洲经济新闻曾援引Risk Monster的调查报告称,截至2023年,在中国用工人数最多的企业前十名,全是制造业。
三到五名都是汽车制造业,分别是日产、丰田、本田。三家公司的员工数量差不多,都在4万人左右。
2025年6月16日,胡润曾经发布过一个制造业外资在华投资30强,里面有7家日本企业,数量排名外资第一。其中松下、TDK、日本、丰田、日立位列前五。
据人民网消息,日本调查公司“帝国数据银行”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6月,在华拥有当地法人或生产基地的日本企业数为1万3034家,与2022年6月(上次调查)时相比,增长了2.6%(328家)。
结合日本企业在华情况、在中国的日本人数变化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日本企业和中国的链接,并没有因为贸易环境有所减少,反而因为本地化策略,有所加强。
中国日本商会公布的《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5年白皮书》中,有明确的诉求。
大家最关心的是放松日本食品、水产品的进口。6月29日,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,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,结果未见异常。
日本政府承诺在保障输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……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(含食用水生动物)进口。
2024年,据日本方面统计,对华出口的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大幅下降29.1%,原因主要是受到核污染事件的影响。相信2025年这一数据会快速提升。
日本对中国的依赖正从下滑转到企稳。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,2024年中国在日本贸易结构中的比重为20.1%,在排名第一的同时,止住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。
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,2024年,日本对华出口排第一的是集成电路,占比为12.4%。排第二的半导体设备占比为9.1%,增速接近25%。
在美国企图制约中国半导体发展的时候,日本的选择是卖更多半导体和相关设备给中国。我们无法在公开渠道看、到太多消息,也许是为了保护彼此吧。
日本加大对中国投资,中国也在加大对日本的投资。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中国投资日本的存量资金已达57.7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
当然,57.7亿美元的存量投资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的,尤其是,日本对华存量投资已经超过了1300亿美元。
据新华社7月21日消息,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结束,结果执政党自民党惨败。
面对惨败,石破茂公开表示“谦虚接受这一残酷现实”。7月23日,日本产经新闻独家报道,石破茂决定8月决定最终是否辞职,如果辞职,9月左右选出新党首,随后在10月召集的临时国会上进行首相指名选举。这有可能造成中日之间的贸易波动。
石破茂长期不被看好,没有认为他能出任首相,现在没什么人认为能坐稳。在参议院选举之前,石破茂政府的民意支持率仅为20.8%,这一切似乎都注定了今日的结局。
据NHK等日本媒体的报道,此前市场预期,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只能获得44个席位,但实际获得了47席。距离过半门槛,仅有3席,差距并不大,这直接触发日元短期走强。
相比于自民党和石破茂的命运,日本极右翼政党参政党更值得关注。主打日本优先,且和老川一样反对基本医学,主张“全球精英阴谋论”,在本次选举后。席位大幅增加,从1席增长至14席。
参政党崛起背后,代表了日本民众对传统政治生态和精英政治的反感。从趋势来看,可能会加速日本政治生态的根本性改变。
对中国来说,和一个更加草根,更加在乎日本本土利益的政府打交道,变数也比之前多了很多。
(免责声明: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。)
声明:近期,不少人以叶檀财经的名义,或xx叶檀、叶檀xx等名义,在各大平台售卖和股市相关的课程,进行和股市相关的直播。
在此,我们声明,任何和股市相关的直播、课程,均与叶檀财经无关,也没有得到叶檀财经或叶檀本人的授权,认可。
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、叶檀暖人生、叶檀聊人生、半间白云、叶檀说、檀谈人生,抖音号叶檀财经、檀姐姐暖人生,小红书号叶檀财经,快手号叶檀财经,头条号叶檀财经,百家号叶檀,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。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,叶檀财经和叶檀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本文由:米乐M6,米乐官方网站,米乐登录入口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