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,制造业需求整体承压,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减少,市场规模已连续下滑两年;电梯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,需求持续走弱;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,需求快速增长。
汇川技术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:①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;②通用自动化业务,除光伏、锂电以外的行业整体订单实现了约20%增长。米乐(MILE)-官方首页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:①受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,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;②受股权类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影响,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同比下降。
对此,汇川技术表示,面对行业需求整体走弱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外部形势,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应对下游行业需求变化,将灵活调整经营策略:①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,持续推进国际化、数字化&工业软件、能源管理等战略业务落地;②不断挖掘下游行业结构性机会,包括核心装备国产化、新质生产力提升与设备更新、中企出海等政策及需求变化带来的机会;③继续推进数字化变革,严格管控成本与费用,取得一定成果;④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、米乐(MILE)-官方首页AI智能等未来潜力业务的投入,不断推进新业务/技术在工业场景的落地,为公司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
汇川技术自2003年成立以来,一直坚持行业营销、技术营销、品牌营销。经过二十多年耕耘,公司规模快速增长,已经成为中国工控/电梯/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。在下游行业国产化率提升的大背景下,公司充分享受国产行业龙头的品牌红利。
报告期内,在工业自动化行业,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约28.3%,位居第一名;低压变频器产品(含电梯专用变频器)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18.6%,位居第一名;中高压变频器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约18.6%,位居第一名;小型PL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14.3%,位居第二名,位列内资品牌第一名;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8.8%,位居第三名,其中SCARA机器人产品销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27.3%,位居第一名。
相关资料显示,汇川技术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,专注“信息层、控制层、驱动层、执行层、传感层”核心技术。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公司形成四大业务:通用自动化、新能源汽车、智慧电梯、轨道交通。其中通用自动化的产品包括:变频器、伺服系统、控制系统(PLC/CNC)、工业机器人、高性能电机、精密机械、气动元件、传感器、工业视觉等工业自动化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。
2024年,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事业部以做强自动化、夯实数字化、探索智能化为主航道,围绕“赋能工业全价值链的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供应商”的定位,为设备自动化/产线自动化/车间自动化提供创新、差异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,在报告期内凭借国产龙头品牌及多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优势,深挖下游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,保证业务平稳运行。
①工业自动化行业所覆盖的产品复杂多样,为扩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成长空间,公司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、丝杠导轨、气动元件等新产品。报告期内,公司通过多产品组合销售策略,加大新产品的布局和协同,伺服系统、低压变频器等产品份额稳步提升,工业机器人、高效电机、气动元件等产品的订单实现较快增长。
②为把握中国制造业出海和EPC出海机会,公司持续推动“借船出海”等策略落地,报告期内梳理了超200家客户的海外项目机会,“借船出海”订单同比实现快速增长。
③工业自动化所涉及的下游行业与设备众多,不仅在很多行业存在结构性机遇,而且在部分行业也存在较大的国产化率提升空间。报告期内,公司挖掘流程工业、国央企国产化替代机会,取得了相关行业的较好增长,同时,凭借突出的解决方案优势,抓住纺织、注塑机、机床、工程机械等结构性增长机会,实现相关行业收入较快增长。
④进一步推进TOP客户战略的落地,报告期内,公司与食品饮料、玻璃、印刷包装等多个行业的TOP客户达成战略合作。
⑤在坚持“行业线”策略的基础上,以“行业+战区”协同作战的方式,进一步发挥公司销售平台优势,下沉区域市场细分产业集群,拓展散单客户,通用自动化事业部综合SBU订单实现超40%增长。
⑥加强渠道体系和生态的建设工作,凭借国产龙头品牌的实力,在带动合作伙伴共赢发展的同时,不断吸纳新的优质代理商,使得公司渠道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报告期内,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52亿元,同比增长约1%,其中,通用变频器实现销售收入约52亿元,通用伺服系统实现销售收入约56亿元,PLC&HMI实现销售收入约13亿元,工业机器人(含精密机械)实现销售收入约11亿元。
汇川技术表示,面对全球产业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浪潮,公司将在夯实通用自动化、新能源汽车、智慧电梯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,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推动业务边界延伸。公司围绕国际化、数字化、能源管理、AI、人形机器人等战略业务,构建公司未来增长曲线。
此外,汇川技术还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。报告显示,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9.78亿元,同比增长38.28%;归母净利润为13.23亿元,同比增长63.08%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本文由:米乐M6,米乐官方网站,米乐登录入口提供